倒数180天,准毕业生们都在做什么?
“史上最难就业季”常有,而2020这个一切都“魔幻”般的就业季则前无古人。因新冠疫情的叠加,让2021届的毕业生更感焦虑。同样,疫情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
2020年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北京召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2020年是近年来就业形势最为困难的一年,2020年高校毕业生总数在874万人,而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这个毕业前最后的寒假,准毕业生们都在做什么呢?笔者采访了重庆几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看一看最后一个寒假的学生百态。
1、积极准备,确定职业目标
主动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愿意寻求帮助,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取得更优效果
往年,我们看到很多的同学都倾向于“海投”,相对缺乏目标,很少有同学有针对重点、意向单位调整修改简历的意识。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愈发呈现多元化趋势,去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到央企、国企、外企、大型民企工作,到基层做选调生,到边远地区支教,自主创业等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各具吸引力。采访过程中,笔者发现更多的同学开始主动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愿意向周围的老师、朋友寻求帮助,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取得更优效果。
西南大学动科院动物科学的大四毕业生钱鸿谈到,寒假的首要任务是更新简历,寻找跟自己专业方向符合或者感兴趣的公司。钱鸿准备通过网络、师兄师姐、老师等渠道了解一下往年这些公司招聘的情况,根据公司具体岗位对自己的简历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并时刻关注招聘的信息。“如果可能的话,希望能找一个相关的实习先积累工作经验,以便正式进入职场后能快速上手。”
作为少数民族毕业生,钱鸿的同学扎西表示,寒假要多了解一些招聘信息,学习面试的技巧,考虑好到底什么工作是自己想做的。“在求职策略方面,节约时间和精力,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挑选适合的公司,然后再挑选几个感兴趣的公司,重点深入研究,并积极向学院老师求助,寻求相关意见。”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追求就业目标的同时,也有同学因选择太多而“惆怅”。重庆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的研三学生张倩在去年10月已经拿到百度、网易、360等5家互联网公司的offer,最高的一家年薪给到25万,然而她一家公司都没有签。对于这些让周围同学都非常羡慕的大厂offer,她始终有些困惑,感觉这并不是她的理想职业目标。张倩谈到,寒假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理清思路,想好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在新学期也要赶紧抓住机遇签下适合自己的工作。
2、充分刷题,圆梦公职类考试
感受到疫情的冲击后,倾向找“铁饭碗”的毕业生比重增多
在公职类考试越来越热门的当下,特别是感受到疫情的冲击后,倾向找“铁饭碗”的毕业生比重增多,越来越多的同学在职业规划中为考公务员、选调生、事业编等留出了空间。西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三学生安静一直想做一名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职人员,她在研二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下定决心要考湖北省省考,因为疫情的缘故,安静感到就业环境变得比往年严峻许多。由于担心竞争压力过大,无法一次上岸,安静在反复思量过后,决定先签一份工作。目前,安静已经签约了一所中学,但她决定在寒假期间在努力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继续复习行测、申论等公职类考试内容,争取在来年的湖北省省考取得佳绩,实现梦想。
作为博士应届毕业生,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韩勇亮打算在寒假完成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并完成一些期刊论文的修改与审稿。“工作方面目前主要在等四川紧缺选调的最终结果,对于公务员、选调生、事业编(高校老师)以外的其它岗位暂时没有特别的关注。”韩勇亮说,除了等结果刷题外,也会多与各个高校的老师交流招聘信息,了解不同高校的待遇,在毕业的时候争取到比较多的就业选择。
3、学海无涯,升学求职两手抓
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在大四竭尽全力考研,再在春招期间求职。
考研大热的背后,某种程度上也隐藏了本科学历同学们的就业焦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人才需求层次逐年升高,对人才的学历、经验等各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在大四竭尽全力考研,再在春招期间求职,以给自己更多的选择空间。考研过后的这个寒假对于尚未开始任何就业准备的同学来说就显得弥足珍贵。“在过去的半年里一直为考研而奋战,在今年英语考试难度加强和全国艺术院校研招改革的情况下,目前的打算是做好就业和复试两手准备,在春招到来之前打磨简历和作品集,不管考研结果如何,都会争取在春招里能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机会,以免出现研究生初试成绩不理想但工作也没落实的情况。”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的周双双表示。寒假注定是一个拼搏的阶段,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毕业设计开题、春招都需要理清头绪找准目标。在寒假里,周双双将会继续准备好复试和就业准备,不断完善自己。“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对企业和应届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希望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朋友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疫情下仍计划出国留学的同学相对减少,对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大四毕业生李宇韦来说,出国去了解文化多样性,感受异国风情一直都是他的梦想。虽然疫情使得留学之路不确定因素大大提升,但他仍然计划前往英国进一步攻读研究生,对就业方面的准备关注较少。为了留学黄韦韬把自己觉得最难的几门科目重修了一遍,截止目前已收获一个offer,寒假会继续做好留学的准备,提升专业水平和英语能力,最后到理想的院校就读喜欢的专业。
4、学业优先,“慢就业”现象仍存在
一部分毕业生因为学业繁忙而暂时顾不上找工作,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慢就业”。
争分夺秒抢跑在求职路上的同学很多,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因为学业繁忙而暂时顾不上找工作。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研三学生马晨茜的学业尤为繁重,从现在到寒假(寒假只放国家法定节假日的7天)需要做实验分析数据,完成三月份就必须提交的论文,同时还要准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寒假时间太紧,纵然已感到非常紧迫,找工作只能往后推。”马晨茜说。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三学生杨美晨也有这样的情况,寒假时间需要集中在做实验,完成实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上面,找工作暂时还排不进“时间表”。
此外,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慢就业”,希望在毕业后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各地旅游、看书、打零工等等,留空白期去思考、实践和探索。
新冠疫情对所有人的生活带来了全新的挑战,909万人的高校毕业生规模也使得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有调查显示,2020年,毕业生就业首选的单位分别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意愿较低,愿意到西部、东北和基层就业的比例较低;从高校类型看,理工院校及相关专业就业形势较好,民族院校、艺术体育院校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求职如相亲,在半年内如何觅得“良缘”,扎实的专业技能、灵活的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在求职过程中更显珍贵。无论自身处于什么样的情况,高校毕业生们都应从现在开始,提早扎实准备,为自己的职业化成长赋能加点,把握职业发展之“势”,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注:以上学生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安师大招生就业微信公众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分享服务,本平台相关内容由用人单位提供,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条:3分钟求职说
下一条:合肥市“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 行动计划政策解读